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禹禁蜜酒的重现

[ 信息发布: 马融文化研究会 | 发布时间:2014-02-25 | 浏览:3021 ]
  相传大禹时代有一个叫仪狄的女子到南山(现秦岭)采摘,无意中看见山中猴子在喝石凹里的一种汁液,原来是野果落在石凹里,天长日久淋上雨水自然发酵了。仪狄看见猴子喝过以后,便醉倒了,脸上还露出舒服的模样。仪狄很好奇,用手指沾了沾,放在嘴里品尝,发现不但味道甘甜,而且气味芬芳,她又大着胆子喝了一些,不一会仪狄就感到身上热乎乎的,筋骨都活络起来。于是她就采集了很多野果回去,盛在器皿中,效仿看到的那样,果然不久就酿出香气扑鼻入口绵爽的美酒,不过由于主要原料是野果,酿造的方法过于原始简单,酒浆中的杂质没有完全分解熟化,余味苦涩,于是仪狄就加入了蜂蜜调味,最后索性把野果和蜂蜜放在一起发酵,酿出的酒既有野果的芳香,又有蜂蜜的甘甜,至此酿酒的过程就日臻完善,因为加入了蜂蜜,这种酒也被称为蜜酒,仪狄也就成为历史上公认的酿酒祖师,这要比其后用粮食酿酒的杜康早很多年呢。
  大禹在治理天下时,筚路蓝缕,手足胼胝,久而久之身体感觉很疲劳,精神不支,再加上治水时受了风湿,累坏了关节,经常感到筋骨痛,甚至在大臣上奏时打起了瞌睡。这时仪狄就献上自己酿造的酒浆。大禹喝了仪狄献上的美酒,感到香甜浓郁,浑身通泰,疼痛和萎靡一扫而光,非常高兴,就重重的奖赏了仪狄,把她召进宫中,留在自己的身边。
  在一次征讨其它部落成功后,大禹在宫中庆功摆下宴席,用仪狄造的酒款待大臣,谁知有些大臣喝的酩酊大醉,在家中酣睡了三天三夜,因此耽误了朝政,这引起了大禹的警觉。他对大臣说,美酒虽然好喝,但“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遂下了禁酒令,在《说文解字》中有记载;“古者仪狄作酒醪,禹尝之而美,遂疏仪狄”。这几句话透出的意思就是大禹喝了仪狄酿造的酒醪,感到清洌爽口,但知道饮酒会误事,就让仪狄离开自己。
  大禹虽然下了禁酒令,但是并没有起作用,历史确实有纵酒亡国的例子,比如夏朝最后一个统治者“桀”就是荒淫无度,花天酒地而亡其国。据记载夏桀当政时,“做瑶台,罢民力,殚民财,为酒池糟,纵靡靡之乐。”
  其后的商纣王重蹈旧辙,极尽奢侈淫逸,在鹿台御园里“以酒为池,以肉为林,为长夜之饮”,贪杯纵酒,丢失天下,这就是历史上遗臭万年的“酒池肉林”。
  到了西周的周幽王时,蜂蜜酿造的蜜酒就有了记载,出现在宫宴上,可以说在那个时候,蜂蜜酒就早已开始登堂入室,成为人类的好伙伴。
  令人诧异的是三国时曹操也曾经下过禁酒令。他下禁酒令的理由是,喝酒误事,败坏民风,其次就是酿酒需要粮食。三国时天下大乱,百姓死伤逃亡,生产力遭到了极大的破坏,曹操在《蒿里行》赋诗说;“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军阀混战,黎庶涂地,养活军队需要很多粮食,谁手中掌握了粮食就掌握了胜券,这么重要的物资,怎么能随便用来酿酒呢。
  孔融是孔子的后人,也在曹操那里,是一个嗜酒如命的酒徒,对禁令极为不满,就上书曹操说,天上有酒旗星斗,地上有酒泉郡城,禁酒难道天上的星斗和地上的郡城都要改名字吗?还说鸿门宴樊哙借助酒劲救了沛公,在丰西泽沛公又是趁着酒力斩了白蛇,楚国的屈原倒是不喝酒,结果遭到了厄运,可见饮酒与政令是没有多大关系的。
  曹操看到后,立即写了一篇文章反驳,列举了历朝历代贪酒丧国嗜酒乱政的实例。孔融又写了一篇文章回应。他说当年鲁国因为崇尚文学而灭亡,那么是不是就要禁止写字?夏朝和商朝是因为宠爱女人而灭亡,是不是应该禁止结婚?孔融是一代名士,这样口无遮拦的诋毁禁酒令,曹操当时没有睚眦必报,但他到底是一代枭雄,虽然隐忍一时,最后还是找了一个借口把屡次忤逆他的孔融杀掉了。
  虽然下令禁酒,曹操本人并没有遵守,这可以在的他诗中看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东汉末年,群雄并起,他与刘备更是惺惺相惜,在后花园煮酒论英雄,“说天下英雄唯吾与使君耳。”一语说破天机,刘备受惊筷子都掉在地上。看来曹操还是饮酒如故,禁酒是不包括他的,只是针对别人,这也禁酒史上的一朵花絮趣闻吧,
  兰州大学的张志强副教授,对上古文化的研究有很深的造诣,他根据古文献和古天象,经过实地考察,不但弄清了大禹的生平简历,而且独辟蹊径地指出,大禹治水的范围其实就是周文王、成汤、秦文公受天命的古夏邰、旧武功,相当于现在绛帐附近的太子藏(太室姜、夏邰城)、秦丰(姜尚、大秦)、姜嫄(炎嘴)、揉谷所在的西邰城。《诗经》有言:“沣水(秦丰河、退水渠)东流,唯禹之绩(唯一治水工程)。有此武功(太子藏),文王受命(BC1059-5-9日)”。他说扶风绛帐区域属于上古时的古邰地,太子藏(旧武功)是夏禹出生、摄政和称帝的帝都夏邰、夏太室、帝都九州,其境内有黑、白、黄、青、赤五条河流,称为五色姬水,另外还有五色泉池,俗称其地为姬水坑坑、姜阳湾。渭河洪水高涨的时间持续太久时,姬水坑坑会出现隐性的姬水灾害,大禹前总是“挖高填低”,费时费力,结果是治标不治本。大禹用的是巧劲,既省时又省力地根治了姬水之患,其方法是“挖低堆高”,使低者为池,以丰其稻,使高者为塘,以丰其难得之麦。于是禹都九州形成了许多梳子形池塘。夏禹又把五色姬水和姜水(沣水渠)改造成了排涝渠,人们统称为退水渠。太子藏到杨凌的退水渠系统就是夏禹的唯一治水工程。
  九州本义是太子藏的九字湾,战国人将帝都九州夸大成了战国九州,因此夏禹治水演变成了神话。太子藏为上古的帝都九州,夏禹在世于BC2152年~BC2088年,享年64岁。BC2152-2-14日夏禹出生于帝都九州。BC2136年~BC2133年,司空禹(16岁~19岁)在帝都九州治水立功;BC2133年(19岁),司空禹在帝都九州用武消灭曹魏。BC2132-8-31日,出现“祝融之神降于崇山”天象,司空禹(20岁)在帝都九州接受天命,帝舜封其为夏后,并赐土登封阳城。因此,人们尊称司空禹“用武立功”的帝都九州为“武功”,夏禹迁徙祖居阳城的时间为BC2132年~BC2125年。BC2124年,夏禹(28岁)返回帝都九州担任总师,BC2113年夏禹(39岁)在帝都九州摄政,BC2095年夏禹(57岁)在帝都九州称帝。夏禹在帝位时间共8年,因此又称帝都九州为“禹都武功、夏邰、大夏、太室、西邑夏”等。
   这种看法有它的合理性,上古时生产力落后,还没有金属工具,试想一下当年禹使用的都是木棍和竹畚,这样简陋的工具怎么可能去治理大江大河呢?大禹治水的传说不过是把治理绛帐地区五水小流域的故事放大了,考虑到上古时期事迹和神话的混杂,这种说法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信性。
  由于绛帐地区是禹都之地,也是他治水的地方,所以仪狄酿酒和大禹禁酒也发生在这里。当地四季分明,土地肥沃,物产丰腴,自然条件优越,是中国农耕文化出现最早,最发达,最悠久的地区之一。旱田有麦、秫,低地有稻、禾,南山有百花、野果、蜂蜜,地涌甘泉(五泉乡),河溪纵横(五水),农田阡陌,百姓勤劳,再加上气候温暖湿润,得天独厚的条件,不正是出产美酒佳酿的地方么。
  还据张老师考证,仪狄是帝的女儿(另有文献记载仪狄是禹家的侍女),出生于帝都九州的酒乡大秦(秦丰村),改进酿酒方法,然后献给大禹,大禹也是在这里品尝后下了禁酒令。大禹在帝位只有八年,禹禁蜜酒还是传承了下来。由此看来,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不但与夏禹治水的传说有关,还是中国悠久的酿酒历史和独特的酒文化源头啊!
  宝鸡建忠集团地处绛帐古镇,挟持优越的地理人文条件,精选优良蜂蜜,汲取地下清冽甘泉,古法酿造蜂蜜佳酿,集团酒业公司生产的马融家宴系列蜂蜜酒,气味香馥,口感柔绵,营养丰富,品种齐全,老少咸宜。可以宴宾客,待亲朋,常饮养生,小酌怡情,实为宴席婚庆,生活必备的上选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