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何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

[ 信息发布:马融文化研究会 | 发布时间:2015-05-12 | 浏览:4139 ]
一、什么是民族
什么是民族呢?民族是不是长期生活在某一个地方的族群呢?这种推测显然不对,比如说,犹太民族几乎有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没有国家,全体犹太民族并没有长久的居住在同一个地方,而是散居在世界各地。但不论身在何处,他们始终有共同的信仰,对自己的民族性有高度的认同感,所以他们始终是一个民族。
那么是不是有相同的生活习俗,有共同信仰的人就是一个民族呢?比如中国的国土上就有很多民族长期和汉民族混居,生活习惯相同,甚至连语言外貌也没有什么区别,比如满族、蒙族、壮族等少数民族就与汉族不是一个民族。
有共同信仰也有可能不是一个民族,中国的汉民族和日本的大和民族,大多数人都信仰佛教,但的确是两个不同的民族。
那么是不是有共同的祖先,就是一个民族呢?那也不对,在圣经《创世纪》中说人类的祖先是伊甸园里的亚当与夏娃,中国古代神话说人类是由女娲绳泥而生。这些传说表明民族的发展与构成是十分复杂的。
如今的汉民族也是由远古时轩辕氏黄帝族群和神农氏炎帝族群的后代组成的,但他们的后裔大部分属于汉族。我国西南有的少数民族认为他们是蚩尤的后裔,这些族群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但现在却分别属于不同的民族,所以同一个祖先就是同一个民族的论点也是不能成立。
什么是“民族”的完整定义一向争议很大,没有统一的标准,仅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所谓民族就是指一群基于历史、文化、语言、宗教、行为、生物特征而与其他有所区别的群体”。
民族有“客观”特质,这些特质可能包括地域、语言、宗教、外貌特征或共同祖先。也包括“主观”特质,特别是人们对其民族性认知和感性。
国内有学者定义为,“民族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共同体”。
这些论点是不同学派的定义,尽管不同,并不影响人们对自己所属民族的认同感,所以有歧义是观测和归纳的角度不同,因此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二、汉族的来由
那么汉族是怎样一个民族,为什么叫汉族呢?汉族是生活在东方大地上的一个非常古老的民族,他的历史差不多有五、六千年那么长远,就是有文字可记溯的文明史也有三千年之久了。
其实汉族是由上古时期生活在黄河中下游的两个部落集团组成的,一个是以轩辕氏黄帝为首领的夏族,一个是以神农氏炎帝为首领的华族,“华”与“夏”有的文献说是代表了当时活动的地域,如华族就生活在黄河中游的华山(大约在今天河南的嵩山)附近。
但也有文献例如《左传·定公十年》记载,“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为之华”。“有礼仪之大”,“有服章之美”,是指实行礼仪制度,服装上有美丽的花纹,可见华族与夏族都在一定程度脱离了原始蛮荒,是两个古文明程度最高的部落,所以现在的汉族也自称是华夏炎黄子孙。
在其后的夏、商、周诸朝,以致春秋战国到秦朝时代,还没有出现汉族的称谓,所以那时的称谓五花八门,大都以自己的出生地或居住国自称,如自称为秦人、楚人、齐人、赵人等等。
汉族称谓的出现是与一个伟大的朝代有关,那就是被称为文昌武盛的大汉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黄金时代。秦朝灭亡后,项羽封刘邦为汉王,领地在今天的汉水流域,“汉”也就成了他的生发和吉祥字。就这样四百多年的汉朝统治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引以为豪的印记,如汉人、汉字、汉服……
那么人们不禁要问,华夏民族的强盛不仅仅局限于汉代,在这之前的周朝不可谓不文昌,灭六国的秦朝不可谓不武盛,为什么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呢?这是因为汉代继承了秦朝的中央集权制, “秦制汉承”的重要结果就是国家权力高度集中,国家意志高度统一,国力空前强盛,国土疆域辽阔,带来的直接成果就是国内生产力高度发展,国强民富,对外逐匈奴通西域,建立了地跨亚欧的丝绸之路,平蛮夷联南海,影响东南亚。汉朝的国力和威望如日中天,华夏民族也开始从最初自称汉人,逐渐的以汉族作为整个华夏民族的通称。
三、何为文化,汉文化的来由
文化的界定也是没有共同的标准,广义上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合。文化在汉语语境中实际是有两个含义的,一个含义指“文”,包括文字、文章、文学、艺术、服饰、绘画、歌曲、戏剧、舞蹈、建筑、法典、制度、宗教、礼仪、礼节等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总合;“化”是指人文教化,包含教育、教行,影响,引导等,有“普天之下广而化之”的意思,它的对象是人,所“化”的内容是“文”,“化”是工具、是手段,“文”是目的,是结果。
汉文化实际上是指汉族文化,源头可追溯到西周先秦文化,但一直到了汉代,汉文化才如一轮喷薄欲出的朝阳,散发出耀眼的光辉。为什么只有在汉代才出现统一的文化呢?那是因为历史发展阶段的缘故。
在汉代以前,中国社会结构实行的是分封制,就是作为最高统领的周天子也只是诸侯国的名义统治者,对诸侯的影响十分有限。那时的文化是多元的,深度和广度参差不齐,并没有形成真正的民族文化主流。
虽然西周先秦文化绚丽多彩,甚至包含着汉文化思想的种子(儒学),但在诸多思想文化中,除了儒家思想外,其他学派在以后的漫长历史进程中,只有传承而没有发展,甚至儒家也仅仅是法、墨、庄、名、阴阳、纵横等众多学派中的一支,没有成为显学,所以辉煌灿烂的先秦诸子文化,只是为以后汉文化大爆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营养和坚实的思想基础。

汉民族文化真正成熟的时代是在汉代,文化说到底是国家意志的映射,中央集权制带来了国家的大统一,必然与之相适应的是民族文化的大统一,这是历史的发展的必然规律。汉武帝时,国力达到了顶峰,大文化统一的要求更加迫切,这时由儒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观点,得到了汉武帝的首肯,由此发轫,儒学才开始登堂入室,长久不衰,历久弥新。

如前所述,在先秦时期,中国的各种思想呈发散性,学术界一直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来形容当时自由奔放的学术氛围,这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但是为什么其后出现了儒学一家独秀的现象呢?有人认为是董仲舒提出的策略为汉武帝采纳所致。其实不然,在汉武帝之前,朝廷内“黄老之说”其风甚炽,汉高祖刘邦曾经轻蔑的称儒生是“竖儒”,并拿儒生的帽子当溺器。汉景帝时的窦太后甚至把诋毁黄老之说的儒生辕固和野猪关在一起,这说明儒学定为治国大纲的道路也不是一帆风顺,也是经过统治者内部的一番斗争曲折最后才被认知。
儒学为什么最后能作为汉文化的内核脱颖而出呢?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儒学其实就是“人学”,董仲舒所说的“天、地、人”,孔子的“不问马”,以及孟子的“民为重”,很大程度上摆脱了把“人”等同与“物”,与西周时的奴隶制比较,这也是汉民族文化由最初的蒙昧逐步走向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
其次,既然儒学的核心价值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的,那么文化的本质就是“以文教化”,汉文化更是把教化看做民族文化的重中之重,并总结出了文化教化的最基本标准,“仁、义、礼、智、信”,被称为五常。“天不变道亦不变”,正如“真、善、美”是所有民族文化的最终标准。尽管“罢黜百家,表彰六经”是由西汉的董仲舒提出的,但这只是儒学的初级阶段,不仅粗糙缺脱,而且夹杂着太多主观臆想和唯心主义倾向。比如“君权天授”“天象征兆”,更多的是为了迎合了统治阶级的需要。
虽然带有浓厚神学色彩的谶纬之学一时甚嚣尘上,西汉末年以学者刘向、刘歆,东汉中期以学者贾逵、许慎等一大批代表健康的、正确的新生力量如地下潜流的岩浆,高举复古主义的旗帜,开展了蓬蓬勃勃的古文经学运动,与唯心主义的今文经学进行了激烈的交锋。今文经学虽然荒诞,但是当时的官学,有朝廷的认可,获得了统治阶级的支持,朝廷设立的“五经博士”,传播的是今文经学。古文经学依据先秦时所留下的文字典籍,是最接近原旨儒学思想的学说,最大限度的体现了儒学思想的本质,两派的争论一直延续到东汉中后期,通籍大儒马融的出现如一轮红日,他与其弟子们博采众家之长,拾遗补缺,为汉文化做了集大成的工作,也成为两汉今、古经学争论的终结者,至此今文经学偃旗息鼓,渐渐地退出了民族文化视野,重建的儒学在两千年的岁月中,始终处以独占鳌头的地位。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佛教迅速传播,宗教文化有取而代之后来居上的势头。但作为汉文化基础的正统儒文化,对外来文化是宽容的,采取了包容兼蓄和而不同的积极态度。大约在隋唐 时期,儒学家吸收了道学、佛学的合理精神,提出了“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新儒学。这样既避免了儒学发展中遇到的危机,又使儒学学说注入了新鲜血液,从而得到了新的发展。在宋代逐渐确立了一个以理学为核心的新儒学系统,即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是在两汉经学基础上的阶段性演变,它对近代汉文化的走向起到了巨大的影响,近代汉民族的思想、文化、道德、伦理等一切精神生活和精神产品的汉文化无不脱胎于此,可谓是“思想中的思想”,“文化中的文化”。
宋明理学重视主观意志的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性”,自我节制,强调个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理学发展贡献较大的先儒有被称为横渠先生的张载,他创立了关学,是宋明理学的重要学派,他所倡导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被后人誉为横渠四句。北宋时的程颢、程颐兄弟,提出“格物致知”,强调对事物的实践是认知的唯一途径,是对认识论的重要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南宋大儒朱熹是南宋理学的重要代表,是理学的集大成者,自朱熹后,理学上升为元明清时代的官学,是封建科举制度的取士标准。
宋明理学对汉文化深刻的影响力,犹如西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相仿,具有划时代的深远意义。“三纲”、“五常”,《四书》、《五经》都是在这个时期普及被人们熟知,这是近代汉文化的根基,近代汉文化的一切外在形式都可以看做是以汉代经学为基础,以宋明理学精神为核心的世俗延伸和映射。
四、没有清晰的认识,何谈自信
十八大提出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要坚持中国特色的道路,这需要有强大的自信心,其中最大的自信就是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中华民族的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和失败的历史,每况愈下的社会使得整个民族进行反思,是哪里出了问题?民族向何处去?旧的制度显然不能将中国带入现代化,就连晚清政府倚重的大臣李鸿章也上奏说,“旧制如可行,国家早就富国强兵了”,可见旧的制度早已经是病入膏肓、积重难返了。于是各种改革改良的言论和主张迭出不穷。“穷则思变”这固然没有错,但在改革的同时把民族文化也扬弃,就好比买椟还珠,就显得愚不可及了。
改革改良的对象是制度,并不是本民族的文化,中国经历了唐宋元明清那么多朝代,但始终是建立在汉文化的基础上,社会制度就像一条行驶在民族文化河流中的航船,离开了本民族的文化河流将会寸步难行。
一个民族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的是本民族的文化,汉民族如果丢掉了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就好像失去了民族基因,势必湮灭在历史发展的大潮中,否定自己的民族文化,民族的未来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又何谈民族自信呢?
五、不能全面否定封建时代的价值观,更不能以此障眼未来
历史总是如“逝川之水,不舍昼夜”,但不能用历史虚无主义来评价过去,汉文化脱胎于封建社会,包含了很多封建社会价值观,但有些价值观是汉文化永恒的思想财富,不能因为社会制度的不同而加以否定。比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体现就是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学而时习之”,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这些信条都诞生在封建思想最浓厚的时代,都包含了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也恰恰是汉民族文化中最有价值最核心最需要继承的思想精神。
今天的汉文化已经是集儒释道为一体,与其它先进思想相融汇和而不同的学说,正确严谨的称谓应该是国学。面对这样的汉文化遗传,难道因为是封建社会的精神财产就采取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错误态度吗?就采取一种隔断历史脉络,否认文化民族性的虚无态度吗?丢失了民族文化这个根本去谈特色社会不就是一句空中楼阁式的空话吗?
如果说中国今后社会发展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那么克服和战胜这些困难挫折的金钥匙就隐藏在民族文化之中,经过数千年时光岁月的洗礼,数千年时光岁月的考验,中华民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几经挫折文脉不断,无不昭示这样的答案,那就是中华民族对民族文化的无比自信。
“黄沙淘尽始见金”,面对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中华儿女切不可妄自菲薄自己的文化,去做“邯郸学步”的傻事。对于一切动摇与怀疑,对于一切观望与踟蹰,我们都要坚定地回答:“一个民族的自信心首先来自于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