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第十五 忠谏章

[ 信息发布:本站 | 发布时间:2013-06-08 | 浏览:2387 ]

忠臣之事君也,莫先于谏。下能言之,上能听之,则王道光矣。谏于未形者,上也;谏于已彰者,次也;谏于既行者,下也。违而不谏,则非忠臣。夫谏始于顺辞,中于抗议,终于死节,以成君休,以宁社稷。《书》云: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

译文:忠良之臣侍奉君王,最首要的莫过于能直言相谏。臣子能大胆的向君王直言进谏,君王也能积极听取采纳,那么帝王之道就可以光大弘扬了。进谏,能在所谏之事尚未发生之前,使缺点、错误消失在萌芽状态,这种进谏方式属于上等;在事情或过失已经出现、发生了,再向君王直言进谏,这种进谏方式属于次等;在事情或错误已经造成不良后果了,再向君王直言进谏,这种进谏方式属于下等。至于帝王们已经犯了过失,有悖常理,臣子却不去谏诤,那就不能算是忠良之臣了。谏诤最好的方式是采用可以让君王顺心可意之辞去劝说,让他能够愉悦地接受。如果这样不能使其接受的话,就用据理力争的办法去争取。如果君王仍然不接受,最后的办法就是以死相谏了。通过以上方式成就帝王的善举,从而保证国家的安宁祥和。《尚书》上说:“木依绳墨砍削就会正直,帝王依从谏言行事就会圣明。”

本章讲解:

有一次唐太宗虚心地问魏征,明君和昏君的区别,魏征郑重地回答说:“国君之所以圣明,是因为能听取和采纳各种不同的意见。以铜(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于是唐太宗采纳了魏征的意见,广开言路,从谏如流,“下能言之,上能听之。”成就了一代伟业。

一个朝代的兴亡,往往与君王、大臣之间能不能良性互动有极大的关系,下级要有知无不言的忠良精神,针砭社会弊端,君王要有言者无罪的开阔胸怀,闻过则喜。由此可见大臣为国家服务,最重要的品质是敢于进谏言。

历史上君王纳谏与拒谏而引起的兴邦与亡国的故事很多,下面举三个事例,来看一下对不同意见采取不同态度而带来的后果吧。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是齐国的大臣,身高而修长,形貌昳丽。有一天早上,他穿戴好衣服去照镜子,问妻子:“我与城北的徐公比较,谁更美呢?”妻子回答:“你更美,徐公怎么能与你相比呢?”城北徐公是齐国公认的美男子。邹忌心存疑虑,又去问身边的侍妾,侍妾说:“徐公怎么能和你比呢?”不一会有客人来访,邹忌提出同样的问题,客人说:“徐公不如你啊!”

过了不久邹忌碰到了徐公,他仔细地端详徐公,认为自己不如徐公,回到家里照镜子,觉得与徐公差得远。

晚上邹忌躺在床上可睡不着觉了,反复思索这件事,妻子说我美是爱我,侍妾说我美是怕我,客人说我美是有求于我,都不是真心话。今天齐国地方千里,拥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里的侍女侍臣都讨好齐王,朝廷的大臣都敬畏齐王,四境的百姓都有求于齐王,大家都有私念,文过饰非,阿谀奉承,在这样的环境里,怎么会有人说实话呢?由此看来齐王所受的蒙蔽是很大的。

第二天邹忌把这个故事告诉了齐王,王曰:“善(好)。”于是下了命令,群臣吏民能当面说出齐王的过错,受上奖,能上书直谏者,受中奖,能在市井巷陌议论国政者,被齐王听到,受下奖。

开始时,“群臣进谏,门庭若市。”几个月后,偶然还有提意见的人,“期年后,虽欲言,无可进者。”但再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周围的燕国、赵国、韩国、魏国听说后“皆朝于齐。”

当今社会都讲国家(公司)的软实力,齐王只是能虚怀若谷地接受臣下百姓的意见,就实现了国家的大治,不费一兵一卒,周围的燕、赵、韩、魏都来朝拜。大臣能尽忠进谏,君王能纳谏如流,就是国家软实力的最大的表现啊!

李斯《谏逐客书》

秦国的君王是因为给周天子牧马有功,才封于秦地的,所以秦王受封最晚,在诸侯中也没有什么地位,被其他诸侯轻视。

在秦孝公时,由于进行了商鞅变法,国力逐渐提升,加上秦兵身体剽悍,骁勇善战,攻城略地,四处征伐,秦国的崛起给其他诸侯国造成很大压力。韩国人郑国为了削弱秦国的国力,使秦国无暇旁顾,就向秦王建议修水利,用来遏制秦国向外扩张。秦王采纳了这个意见,集全国之力兴修水利,这就是关中地区今天还在使用的郑国渠。

郑国渠还没有建成,就有人看出这是韩国用的“疲秦之计。”秦王听了大怒,下逐客令,把在秦国外来的朝臣谋士统统赶走。

这时有一个叫李斯的楚国人上书秦王,他说:“大王要驱赶在秦国的外人,臣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过去秦穆公求士,西边来了由余,东边来了百里奚,宋国有蹇叔,晋国有丕豹和公孙支。这五位人才都不是秦国人,得到秦穆公重用,获得了周围二十个小国的土地。秦孝公启用商鞅,‘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效力,诸侯亲服。’获得土地几千里,这是今天国家强盛的原因。秦惠王采用张仪的计谋,打破六国连横,西吞巴蜀,南取汉中,北并上郡,占领了大片肥沃的土地,迫使那些国家,面西侍秦。秦昭王得到了范雎的帮助,废掉了外戚专权,巩固了王室权利,打破了贵族的垄断局面,对外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逐步侵吞诸侯,使秦国逐渐成为了傲视群雄,地域辽阔的帝国。这四位秦王就是借助外来谋士大臣的智慧和力量,才建立了旷世伟业,由此看来,那些外来的大臣谋士没有辜负秦国,如果秦王心胸狭窄,弃而不用,那么还有今天秦国的富强么?还有秦国今天显赫的威名么?再者君王喜欢的昆山之玉,明月之珠,太阿之剑,纤离之马。灵黾之鼓,没有一样出自秦国。后宫妖冶的宫女选自赵国,悦耳的音乐也不是纯正的秦声,大王都能快意当前的享用。为什么取士就不同,不问可否,不论曲直,不是秦国人就一律排斥呢?这不是重物轻人的表现吗?也不是跨四海,制诸侯的做法啊!”

我还听说:“地广粮多,国大人众,兵强士勇,故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君王不离开百姓,才能明其德。如今大王把百姓驱赶到敌国,斥逐谋士去帮助诸侯,这种做法使天下之士裹足不前,西不入秦,那不是给敌寇增兵,给强盗送粮的愚蠢办法吗?呜呼!物不产于秦而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

秦王听了李斯的《谏逐客书》,取消了命令,恢复了李斯的官职。

上面两则故事讲得都是臣下勇于进言,君王勇于纳谏,终成大业的事情。那么历史上也有刚愎自用,对谏言充耳不闻,一意孤行,甚至采取打击排斥的态度,最终丧失江山社稷,不得不吞下自己亲手酿成的苦酒。

吴王夫差与越王勾践

春秋时的吴国、越国是经年争战无休的两个敌对国家。公元496年,吴王起兵去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打得大败,吴王也受了重伤,临死前嘱咐儿子夫差替他报仇。夫差牢记父亲的话,日夜加紧练兵,准备攻打越国,报仇雪恨。

过了两年夫差带兵把勾践击败,越王被包围在一座土丘上,无路可逃,准备自杀。这时勾践的一位谋士对他说:“吴王贪财好色,不如带上厚重的财宝和美女向他乞降。”勾践听了谋士的话,就派他为使臣,带着珠宝和美女西施去请求吴王准许他投降。

勾践的使臣见到了夫差,献上财宝和美女,说:“越王愿意向大王投降做您的属下,伺候吴国,请吴王饶恕他。”

这时吴国大臣伍子胥站出来大声说:“吴国和越国是争战多年的宿敌,胜利来之不易,况且越王勾践深谋远虑,手下的谋臣精明强干,这次放了他们,回去后就会想办法报复吴国,大王万万不可接受他的诈降!”夫差看了看堆积如山的珠宝,又看了看有倾国倾城相貌的西施,没有采纳伍子胥的忠谏,答应了越国的投降,带兵撤回了吴国。

吴国撤军后,勾践带着妻子到吴国伺候吴王,牧马放羊,想方设法讨吴王欢心,三年后,夫差不顾伍子胥激烈的反对,轻率地相信勾践的承诺,放勾践回国。

勾践回国后,奋发图强,准备复仇,他怕自己贪图安逸的生活,消磨了报仇的志气,每天夜里枕着兵器睡在稻草上,还在房梁上悬挂了一只苦胆,早上起来就去尝尝苦胆的味道(卧薪尝胆)。还到深山里采集巨木送给吴王夫差,派能工巧匠到吴国,帮助吴王大兴土木,建设华丽的宫殿,在生活上进一步诱惑吴王腐化,削弱吴国的国力。

经过十年准备,越国兵精粮足,转弱为强,等来了复仇的机会。而吴王战胜越国后,认为没有后顾之忧,贪于享乐,沉迷于西施的美貌之中,他又狂妄自大,不顾国内凋敝和人民生活的困苦,经常带兵与邻国打仗,国力渐渐消頽,他还听信佞臣谗言,杀了对国家忠心耿耿的伍子胥,伍子胥被杀时悲愤地说:“我死后,你们把我的眼睛剜下来,挂在都城的南门上,我一定能看见勾践从这个城门打进来。”

其后发生的一切,都如伍子胥生前预言的那样,吴越之间经过两次战争,吴国朝纲败坏,民心涣散,屡战屡败,吴王夫差求和不成,才后悔当初没有听伍子胥的忠告,非常羞愧,拔剑自杀。

由此看来,进谏和纳谏是关系到国家社稷生死存亡的关键,对君王“违而不谏,非忠臣也。”有人说作为动物,狐狸最值钱的是皮,牛羊最值钱的是肉。作为人,最值钱的是骨。这里说的“骨”是一身正气,铮铮铁骨。中华民族历史上从来就不缺乏视死如归,铮铮铁骨的忠臣志士,从来就不缺乏前仆后继秉笔直书的春秋董狐之笔,他们传承了中华民族具有的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精神文化血脉。所以马融在《忠经》里说:“夫谏始于顺辞,中于抗议,终于死节。”始终坚持自己正确的主张,不惮以死抗争。生命诚可贵,忠义价更高。中国古代士大夫历来都讲究养气,养的是天地间浩然之气,就是今天所说的精神追求,这就是古往今来令人高山仰止的士大夫精神啊!

今天的社会,已经不是封建社会了,没有了君王,说真话道实情,再也没有生死之虞。那么讲忠谏精神还有现实意义吗?为了公司和团体的共同利益,坚持正确的观点,摒弃个人和小集体的利益,大胆地对错误观点和做法提出批评,不怕别人误解,更不计较得失,担当道义,不做随风摇摆的墙头草,不做随波逐流的水浮萍,要学那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松,还是需要一点精神,还是需要相当的勇气,这也是检验个人修养素质高低的试金石,这正是忠谏文化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