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第十四 辨忠章

[ 信息发布:本站 | 发布时间:2013-06-10 | 浏览:2141 ]

大哉忠之为用也!施之于迩,则可以保家邦;施之于远,则可以极天地。故明王为国,必先辨忠。君子之言,忠而不佞;小人之言,佞而似忠而非,闻之者鲜不惑矣。夫忠而能仁,则国德彰;忠而能知,则国政举;忠而能勇,则国难清。故虽有其能,必由忠而成也。仁而不忠,则私其恩;知而不忠,则文其诈;勇而不忠,则易其乱。是虽有其能,以不忠而败也。此三者,不可不辨也。《书》云:旌别淑忒,其是谓乎。”

译文:忠道的作用多么的伟大啊! 眼前来看,可以保家卫国,从长远来看,可以通达天地。所以,圣明君王治理国家,首要的事情是分辨忠奸之人。忠良之人所说的话,真诚而不巧言取宠,值得信赖;奸佞小人所说的话,表面看起来忠直但事实上并非如此,都是欺人之谈,然而,听到这些话的人很少没有不被迷惑的。任用既忠信又仁慈的人,国家的德业就会得到彰显;任用忠信又富有才干的人,国家的政令就会得到实施;任用既忠贞又果断英勇的人,国难就能平定。所以说,一个人即使具备了各方面的才能,但一定还要讲求忠道才能真正成就大事。如果他懂仁义而不忠诚,就会因私利而去偏袒对他有恩的人;如果他有才智而缺乏忠信,就会利用自己的才智来掩盖欺诈行为;如果英勇无畏却不讲忠道,那就会轻易犯上作乱。这些都足以说明,再有才干,不行忠道,就会招致失败。这三个方面,一定要辨别清楚。《尚书》上说:“区别好与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本章讲解:

唐太宗说:“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就是说在大风大浪中才能知道人的本色。才能彰显忠臣的高风亮节。但是这只说对了一半,其实在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不经意间,才更能彰显一个人忠诚的可贵。

孔子有七十二贤人,其中最得孔子喜爱的弟子是颜回。孔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末年,真是生不逢辰。那个时候,诸侯之间争战不休,强取豪夺,尔虞我诈,根本没有什么道义可讲,所以史书上说:“春秋无义战”。孔子就是在那个弱肉强食的战国时代,游说于各国之间,推行儒家的“仁本”思想,可以说一点不识时务,四处碰壁,“惶惶然如丧家之犬” 。

历史上记载孔子“困于陈厄于蔡”,在陈国与蔡国之间受困,饭菜全无,七天没有吃饭,身体虚弱地躺在地上。这时颜回外出讨米回来,紧忙煮饭,当米饭快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揭开锅盖飞快地抓了一把米饭,送进口里,孔子假装没有看见。

一会饭熟了,孔子对颜回说:“我刚才梦见自己的先人,想祭祀一下,米饭干净吗?”颜回急忙回答:“不行,刚才锅里掉进了灰尘,已经被我吃掉了。”

孔子感慨地说:“不要过分相信自己的眼睛,不要过分相信自己的猜想,看到的和想到的,往往不可靠啊!”孔子一生颠沛流离,最困难的时候,就连子路都对老师的学说产生了怀疑,而颜回始终不渝,并对子路解释说:“老师的理想非常高尚,所以才不被别人理解,这正是那些人的耻辱。”颜回“终不改其志” 。

这一则小故事告诉我们,忠诚是发自内心的,是本性的流露,不是矫情的伪装,更不是刻意的谄媚。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孔子的发问,那不是误解颜回了吗?所以马融在《忠经》里说:“故明王为国,必先辨忠。君子之言,忠而不佞;小人之言,佞而似忠而非,而非闻之者鲜不惑矣。”奸佞小人表面上装作忠诚坚贞,不是有鉴别能力的人,没有不被他们的花言巧语所迷惑。历史上玩弄权术,乔妆打扮,大奸若忠的奸佞小人不乏其人。

唐朝唐玄宗时,就有两个大奸若忠的佞臣,沆瀣一气,狼狈为奸,最后引发了安史之乱,几乎断送了大唐江山,这两个奸臣,一个是李林甫,一个是安禄山。

李林甫是唐朝玄宗时的宰相,奸佞狡诈,平时有意与玄宗身边的宦官妃嫔来往交接,对玄宗的一举一动了若指掌,投其所好。李林甫很会伪装,表面上甜言蜜语,底下阴谋暗算,成语“口蜜腹剑”就是由他而来。李林甫把持朝政,陷害忠良,“会机变,善钻营,忌刻阴险,闭言路。”他有一次对朝廷的大臣们说:“你们看见仪仗队里用来检阅的马吗?终日无声,就可以吃到很好的马料,得到很好的照管,但是一嘶鸣就没有用了。”在他的威胁恫吓之下,朝廷的大臣们噤若寒蝉,言路闭塞,就是这样一个奸相,却得到唐玄宗的信任。

安禄山是一个胡人,掌握了唐朝重兵,曾经是边关上特别重要的三个地方的节度使(司令员),他巴结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杨贵妃),以此来骗取玄宗的信任。安禄山表面愚忠,给人以憨直朴诚的印象,其实心怀鬼胎,图谋不轨,拥兵自重,再加上朝廷李林甫包庇放纵,更使安禄山有恃无恐了。安禄山身体特别肥胖“腹垂过膝”,有一次唐玄宗拍着他的肚皮问道:“这里面装的都是什么啊?”安禄山狡猾地回答:“更无它物,唯赤心耳。”这番回答,更加得到了唐玄宗的赏识。

可是好景不长,“渔阳鼙鼓动地来”天宝十四年,安禄山以“清君侧”的名义(清除君王身边的坏人),起兵反唐,唐玄宗被迫逃到了四川,山河破碎,百姓涂炭,藩镇割据,国无宁日,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安史之乱。自此唐朝由盛而衰,其后虽然有几次中兴,但是“安史之乱”带来的致命打击,动摇了根基,使朝廷日益消沉,再也难振往日的大唐雄风。

这就是马融在《忠经》里所说:“知而不忠,则文其诈;勇而不忠,则易其乱。”的最好注脚。其实就另一个方面看,李林甫、安禄山都是很有本事的人才,李林甫办事干练,处事果断,被称为“练吏”。安禄山勇猛强悍,保卫边境十几年安宁,都是有本领的人。不然也不会得到唐玄宗的器重。但是“有其才而无其德”明主应该弃而不用,唐玄宗忽视了这致命的一点。正如《忠经》里所说:“是虽有其能,以不忠而败也。”由此看来,对人才的清醒的认知和恰当的使用,万万不可掉以轻心,“辩才”真是一件大事啊!

但是做一个忠心耿耿,忠信无私的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时会不被别人理解,有时会被别人猜疑,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说:“讲真话对讲真话的人本身没有益处,但是对国家有益处。”这句话的意思是坚持真理往往对本人并没有什么好处,但是对国家(团体)有好处。那么由于有猜疑有误解就退而却步,就放弃吗?下面一个事例就是讲在君王怀疑的情况下,利用自己的智慧,为国尽忠的故事。

王翦是战国末年秦国的著名大将(陕西富平人),是秦始皇兼并六国的最大功臣。王翦,“世代将门,少好兵,事秦王。”当时秦国还有一个很勇敢的将军叫李信,“年少壮勇,灭燕国,擒太子丹,秦王以为勇。”

始皇有一次问李信,征服楚国需要多少兵力?李信回答:“不过二十万。”又问王翦,王翦说:“非六十万不可。”始皇不高兴地说:“王将军老了,这么胆怯,李将军强势壮勇,说得对呀。”然后让李信、蒙恬攻打楚国。开始的时候,进攻很顺利,但楚国军队三天三夜不停的抵抗,大破李信,秦军败走。

始皇听说后亲自到王翦的家乡请他出征,说:“我不相信将军,没有采用将军的计谋,结果打了败仗,使秦国受到了侮辱。”王翦回答:“大王如果信任我,非得六十万兵卒不可。”秦王沉思了一会,答应了王翦的要求。

王翦带领六十万大军出征的时候,秦王亲自在灞水送行,王翦趁机向秦王索要众多良田豪宅,秦王大笑,说:“将军胜利归来,还怕没有荣华富贵吗?”王翦说:“我的请求都是为儿孙考虑啊!”

王翦出发后,先后五次派使者回国向始皇索要良田豪宅,有人问:“将军再三求田问舍,怎么这样贪图荣华富贵呢?”王翦正色回答:“我带领六十万甲士,几乎带空了秦国的全部兵力,我不采取这个方法,向秦王多请求田宅,表示忠顺,那不是让秦王怀疑我吗?”最终秦军在王翦的率领下,征服了楚国。

这件事波澜起伏,一波三折,值得思考和借鉴,有时候做一个忠臣贤士也要经得起误解和委屈,也要讲究方法,同时从中也可以清晰的折射出一个忠臣内心的活动轨迹。那么我们从王翦身上看到了什么呢?

首先、出于忠心,王翦正确地估计楚国的实力,实事求是的向秦王提出建议,不被秦王理解,反而遭到了讥讽。

其二、讲真话,在不被别人理解的情况下,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始终坚持自己的主张。

其三、大智慧,在别人怀疑自己的情况下,顶着压力,想方设法打消秦王的疑虑,出色地完成了征服楚国的任务。

马融在《忠经》里列举了“忠而能仁,忠而能知,忠而能勇。”为之大忠,又举了“仁而不忠,知而不忠,勇而不忠。”为之奸佞。忠道之大,弥天漫地,用于个人,可以安家邦,用于天下,可以安庙堂,但是这三种情况,不能不加以辨别。

《尚书》上说:“区别好与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