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传承中华文化 品味“马融家宴”

[ 信息发布:马融研究会 | 发布时间:2013-11-25 | 浏览:2439 ]

  古诗云:男儿要通古今事,劝君须读五车书。要知马融何许人也,必须从我中华文化根源谈起,要知中华文化根基,必然有马融耿介挺拔之所在。
   众所周知,自从鸿濛剖判,上古结绳记事,苍颉制字代绳。龙马负图,伏羲因画八卦。尧舜作诗书,禹湯兴礼乐,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
  自周室既衰,载籍残缺,仲尼思存前圣之业,而乃论百家之遗记,考正其义。删《诗》《书》,定《礼》《乐》,制作《春秋》,讃明《易》道,集古帝王圣贤之大成。完成了,亘古至今,主导我华夏民族数千年的国学中枢——儒学文化。史马迁称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当秦之世,废古道而愚下民, 谓民愚则无外交,国安不危。秦始皇统一天下,李斯上言,烧藏诗书,灭百家言,有敢偶语《诗》《书》,罚罪弃市、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翌年,又坑诸生四百六十余人于咸阳,使天下以吏为师,无敢以古非今。
  自陈胜匹夫首倡,汉高领兵入关,萧何但知律令图书之藏,未得《诗》《书》《礼》《乐》之全。及项羽引兵,西屠咸阳,烧秦宫殿、火三月不灭,以故秘府之书,俱为灰烬。重以高祖不好儒术,陆贾时称《诗》《书》,骂之曰:“乃公马上得之,安事《诗》《书》。”
  汉至孝惠之世,挟书之律始除,文景二帝相沿。逮及孝武,贤良对策,独尊儒术,罢百家言,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拜秦时之故老于博士,加金帛召书于民间,坏孔壁而得诸古文,终不免有残缺之叹。
  于是乎,纷乱由兹而起,争辩从斯而生。今文谓汉时之隶书,古文必称秦世以前。鲁乃孔子讲学之邦,常为迂谨。齐为稷下学士所集,多谈灾变。师法家法,别其流源。官学立于朝庭,博士为其学官。私学乃处士讲学之地,传业解难。
  论经白虎,校书东观。五经博士,十有四员。太学诸生,成千上万。树党私里,王庭争辩。经有数说,家有数传。今多持已,古少通变。齐尚恢奇,鲁颇守典。师不实禄,弟传虚言。官惟利禄,私幽不显。西汉聚讼,东汉更严。二十余帝,三百余年。圣本一义,而今莫辨。时乎时乎?孰得了断!
  话言马融,字季长,祖籍右扶风。为人美辞貌,有才俊。师事京兆处士挚恂,遂博通经籍。马融一生,二进东观,拜郎中,校秘书。上《广成颂》以讽谏,奏忤邓氏,滞观六年。安帝车驾岱宗,马融上《东巡颂》,帝悦,尝为许昌令,出任武都太守,桓帝时迁南郡太守。
  八十一岁因病辞官归家,施绛纱帐,授徒讲学。今之绛帐乃以马融当年讲学而得名。马融一生,遍注群经,凡为杂文二十余篇,而自称更以对应孔子《孝经》而著《忠经》。《忠经》者何?明立身之本,述王道之全功者也,一言尽矣,无可加矣。汉史称融才高博洽,为世通儒,教养诸生,常有千数。涿郡卢植,北海高密郑玄,即其徒焉。年八十八,卒于家。族孙马日磾尝习于融,献帝时位至太傅。
  且言马融高徒郑玄,北海高密人,初造太学,师事第五元先,又授业张恭祖,游学八方,遍走燕赵,以山东无足问者,因涿郡卢植而事扶风马融。玄在马融门下,三年不得见,高足弟子传授,玄自起精庐,日夜寻诵。后因算召见,玄乃从质诸疑义。玄在马融门下七年,专心听讲,从不斜视,融叹曰:“得吾学者,必郑生矣。”其后,马融答北地太守刘瑰及玄答何休,义据通深,由是古学遂明。
  郑玄一生,天性生成。九拒征辟,志在注经,刘备尊敬,孔融推崇。游走燕赵,遍步山东。无足问者,西拜扶风。马融慨叹,吾道东行。囊括大典,古今集成。世称“郑学”,经归一统。语出有宗,义必有正。而今而后,停止纷争。
赞曰:靡有季长,何有郑生。康成虽杰,必待马融。七载门下,留精取弘。相互晖映,千载留名。没有明眼,依然朦胧。
  汉桓帝延熹九年,郑玄居马融门下七年,年已四十,马融该年八十八。郑玄以母年高,辞请奉养。马融内心难舍,而又以继承所学欣喜安慰。据宋朝窦苹《酒谱》记载,马融问卜择日,以本家自酿蜂蜜酒,广聚生徒,设帐铺席,大摆家宴,为郑玄饯行。
  于是乎,情以寄酒,借酒寄情。吾年已耄,郑生登程,从今一别,永诀相逢,悲壮叹慨,行云飘风。群弟郑玄,有泪不倾。把盏面前,举杯奉迎。放怀畅饮,今日此生。
  三百余人,个个离席奉觞,计郑玄所饮三百余杯,而温克无怠,终日自然从容。郑玄既步扬长,马融执玄手曰:“吾道东矣,子勉之!”
  文化者,表人之有本,文化者,述水之有源。今乃居是绛帐重地,索蜜酒之祖传,兼时代之精制,号曰“马融家宴”。后而前,千八百年之追记,前而后,千八百年之今天。
   谈经论文,马融帐传。品味美酒,琼浆蜜甘。
   永不失己,和乐直前。物欲夺舍,瞬间腐烂。
   智有高见,学必深远。安重不浮,道德内涵。
   负责后世,追远祖先。厚载尚地,高明崇天。
   守忠道、薪火传、中华文化。寄情思、永品味、“马融家宴” 。
   
译文:古诗上说:男儿想要通达古往今来之事,劝勉你必须熟读五车之书。要想知道马融是何时候什么样的人物,那就得从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根源说起,要想知道中华文化根基的完善奠定,必然是东汉马融在这里担当了重任。
  大家都知道,自从开天辟地,上古时结绳记事,黄帝史官苍颉,制造文字,代替结绳。龙马出于孟河,背负图,伏羲上圣根据图而画了八卦。帝尧,帝舜作了诗书,夏禹、商湯兴起了礼乐,周朝俱备了夏商二代文采极盛。
  自从周朝王室衰落,记载的书籍毁残缺少了,仲尼(即孔子字)思考保存接续前圣之业绩,于是乃根据各家的遗留记载,考察正确合理。删裁《诗》《书》,确定《礼》《乐》,制作《春秋》,讃明《易》道,集汇古代帝王圣贤的大成。这就是从古到今,主导我华夏民族几千年的国学中枢——儒学文化。史学家史马迁说,从天子王侯中国凡言六艺之文者,裁定正确于夫子,可算是最圣明了。
  在秦朝的时候,废弃古人道理而愚昧下民, 认为下民愚昧就没有外交来往,国家便安全没有危险。秦始皇统一天下,大臣李斯上书,全部烧毁所藏诗书,消灭各种言论,有敢于成群议论《诗》《书》,杀头弃市。命令下后,三十日不烧,脸上刺刻涂墨,并罚作苦工修筑长城。第二年,又坑埋诸生四百六十人于咸阳,使天下学习官史法令,再不敢谈论从前,毁谤当今。
  自从陈胜,吴广开头领导,汉高祖刘邦领兵进入关中,刘邦大臣萧何只知道政策条令图书的收藏,还没有来得及收藏《诗》《书》《礼》《乐》。等到项羽引兵,西进屠杀咸阳,放火烧秦宫殿,火三月不灭,所以秦朝庭秘府之书,全化为灰烬。加之汉高祖不好儒术,陆贾(高祖臣)每在高祖前称赞《诗》《书》,高祖骂曰:“四海天下,我乃从马背上征战而得之,那里有什么《诗》《书》。
  汉朝到孝惠皇帝时,禁止藏书的律令才被废除,汉文帝、景帝相接沿续。等到孝武皇帝,诏天下贤良对策,最后确定独尊儒术,去除各家论说,建造收藏书的地方,安置写书的官职。拜访在秦朝时的故老(指读书人)为当代博士,用钱布皮换买民间书籍,又从孔壁中得到了许多秦代以前的书籍,然到底还是残缺了许多。
  所以,纷乱争辩从此开始发生了。‘今文经学’是由当时流行的隶书写成的,‘古文经学’是由秦代以前流传下来的。鲁地乃是孔子讲学的地方,常常多谨慎遵守。齐地稷下,自古学士所集于此,议论谈说常于吉凶灾变。师法是说学业的来源,家法是说学业分流。朝庭设立了官学,博士便是官学中的学官。私学乃是处士(在野读书人)讲学的地方,为弟子传授学业,解释疑难。
  章帝立白虎观,会聚诸儒以论经术,后安帝时诏诸生东观校书。立五经博士十四员。太学诸生,多时竟有三万数。各自树党结派,互相争辩于朝庭。一经有多种说法,一家学说传说不同。今文经学多坚持自己臆说,古文经学少于通权达变。齐学崇尚恢弘奇异,鲁学固守旧典。为师者的学说不依据书本来源,造成了弟子相传的不是实事,尽是虚言。官学中的学子在于禄位利益,私学埋藏在山野之中,不能显示。自从西汉矛盾开始,到了东汉争辩更厉害。延长了汉朝二十个左右皇帝,长达三百多年。圣人经书大义只有一个,而现今难以辨别。时间呀!什么时候,谁能清楚决断?
  话言马融,字季长,祖籍右扶风。才高貌美,聪慧过人。拜京兆处士挚恂为师,遂精通各种经书。马融一生,两次进入东观,拜郎中,典校秘书。因为上《广成颂》有讽谏之意,忤逆邓太后,诏下禁滞东观六年。邓后崩,安帝东巡岱宗,马融上《东巡颂》以称扬,安帝喜悦,为许昌令,又出任武都太守,桓帝时转升南郡太守。
  马融八十一岁时,因病辞官回家,施绛纱帐,授徒讲学。现在的绛帐便因马融当年讲学而得名。马融一生,全面注解各种经典,著杂文二十余篇,自称对应孔子《孝经》而著《忠经》。《忠经》的内容是什么呢?明确了为人立身的根本,阐述王道之全面成功者也,一句话概括完了,再没有办法添加了。汉史范晔称马融才高,全面洽当,为世间各种经书通达儒者,教养学徒,常在千余人之数。涿郡卢植,北海高秘郑玄,即是马融学徒。年八十八岁时,卒没于家。本家族内的族孙马日磾,曾在马融处学习,汉献帝时官位升至太傅。
  并且再说马融高徒郑玄,乃是北海高密地方人,刚进入太学,便师事第五元先,学习《京氏易》《公羊春秋》,接着又拜师张恭祖,学习《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诗》《古文尚书》。太学完业后,游学八方,遍走燕赵之地,以为山东一带,再没可以求问的了,通过涿郡卢植,师事扶风马融。郑玄在马融门下,三年不得见面。只接受高足弟子传授而已,郑玄自己搭起庐舍,白天黑夜寻书背诵。后因马融算浑天数不合,有言郑玄可以,得到召见,郑玄因此才有机会向马融提出了多种疑难问题。郑玄在马融门下七年,一直专心听讲,从不斜视,马融惊叹说:“得我学之秘者,必然是郑玄学生了。”其在后,通过马融回答北地太守刘瑰和郑玄回答何休,义理根据深奥,从此,古文经学遂明白于天下。
  郑玄一生,天性生成完成这项任务,九次拒绝朝廷地方官员的征召,立志一生注经。刘备特别尊敬,孔融十分推崇。游学燕赵,遍走山东地方。以为没有可以问的人了,才向西投拜扶风马融。学成既归,马融慨然叹曰:吾道东行矣!郑玄包揽各大典籍、汇合古今,而后注经。后世称为“郑学”,使经学归于统一。出语必有宗主,大义必然正确至当。从“郑学”出现以后,便停止了纷乱与争辩。
  称赞辞曰:没有马季长,何曾有郑玄。郑康成虽然杰出,必须还得有马融。郑玄七年在马融门下,留心精微,取用弘大。师徒二人相互照辉,留下了千载美名。没有明亮眼睛的人(指昧于辨别者),照样还是看不清楚。
  汉桓帝延熹九年,郑玄在马融门下七年之久,马融该年八十八。郑玄因母年高,告请奉养。马融内心实在难舍,而又因郑玄继承所学欣喜安慰。根据宋朝窦苹《酒谱》记载,马融测算择选日期,以本家自酿蜂蜜酒,广聚生徒,设帐铺席,大摆家宴,为郑玄举行分别仪式。
  于是乎,分别的惋惜之情寄托在酒上,借酒来表示深情。马融想到自己年近九十,而生徒郑玄登程回家。从今天一分手,今生永远分别了。悲叹人生,好象行走的云和飘动的风,难得停留,而且短促。众生徒和郑玄心里都很难受,但是大家都有眼泪不敢往出流,恐怕引起离别伤痛感。今天只有高兴悲壮,所以酒到面前,杯盏交错,个个慷慨,放怀今日,畅饮此生。
  三百余生徒,个个皆离席向郑玄敬酒,郑玄概不推辞,估计郑玄所饮三百余杯,而面容温和无异,终日自然从容。郑玄既然起步,扬长归家,马融执郑玄手曰:“吾道东矣,子勉之!”
(吾道即吾学,所学科目多,而用一“道”字冠之,精矣。吾道既东,而我心怀已放,从无挂念,而郑玄你任重道远,必须努力自勉……,一个“勉”字,其中意义大矣。)
  有文化如人有本,有文化如水有源。身居绛帐重地,追索蜜酒祖传,更兼科学精制,号曰“马融家宴”。为得是,一千八百年前的追记,为的是,一千八百年后的今天。
   谈文化、便想起“绛帐薪传”,要喝酒、便品味“马融家宴”。
   云烟里找回自己,和谐中阔步向前。
   如果单纯只为了物欲,那不过是瞬间的腐烂!
   有智慧才有高见,有学习才有深远。
   有深沉才不浮浅,有道德才有内涵。
   知负责才对得起后世,知追远才对得起祖先。
   知厚载下对得住地,知高明上对得住天。
   守忠道、传承中华文化。寄情思、品味“马融家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