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第一 天地神明章

[ 信息发布:本站 | 发布时间:2013-07-07 | 浏览:2730 ]

昔在至理,上下一德,以征天休,忠之道也。天之所覆,地之所载,人之所履,莫大乎忠。忠者,中也,至公无私。天无私,四时行;地无私,万物生;人无私,大亨贞。忠也者,一其心之谓也。为国之本,何莫由忠?忠能固君臣,安社稷,感天地,动神明,而况于人乎?夫忠兴于身,著于家,成于国,其行一焉。是故一于其身,忠之始也;一于其家,忠之中也;一于其国,忠之终也;身一,则百禄至;家一,则六亲和;国一,则万人理。《书》云:“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译文:从前天下昌明之时,最大的要道就是人们上下同心同德,以祈求上天的保佑,这就是遵循自然的忠道。天地之间,以及人经历的一生,没有比忠道更为广大、首要的。忠的意思就是中,即公正无私,不偏不倚。上天没有私意,所以一年四季有规律地运转;大地没有私意,所以万物茁壮生长;人没有私意,一切都会吉祥如意。忠道的意思,就是讲一心一意而已。治理国家的根本莫不是从忠道出发,忠能使君臣关系牢固,国家安定,甚至感动天地神明,更何况对于人? 忠道能使个人身重名立,使家庭兴旺发达,使国家走向强盛,这都是实行忠道的自然结果。所以说自己做到诚信,就要从忠开始,对家庭成员以诚相待,对国家竭尽忠心。只要自己奉行忠道,各种福禄就会自然而来。家庭中都能以忠道相待,一家人就会和睦笃亲。只要全国人民都懂得忠道,上下一心,国家就会治理得繁荣富强。《尚书》上说:要精于专一,真诚保持着中道。”


本章讲解:

古人认为治理国家的最好情况就是全国上下目标一致,君臣同心,百姓同德,这就是忠道。以忠为德,就可以感动天地神明,四季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政兴人和。所以《忠经》的第一章首先表达了忠道巨大的包容性和必要性,阐述了忠道对个人、家庭、国家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首先,是忠道对个人的影响,个人的言行举止,是忠道的起点。所以古人非常重视自身的修养,孟子说:“吾善养浩然之气”,“善养”是什么意思?就是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磨练、不断的培养、不断的提高来提升个人的道德素质。什么是浩然之气呢?天地间的浩然之气就是正气,就是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坚忍不拔,百折不回的忠贞、忠义、忠诚精神。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很多善养浩然之气的英雄典范,如大家耳熟能详,忠义薄天的刘、关、张桃园结义,壮怀激烈精忠报国的岳飞,赤胆忠心不徇私情的包公,生死度外忠贞不屈的文天祥,横刀笑天忠信无悔的谭嗣同。这些都是被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讴歌和学习的巅峰人物。但是也应该注意,提倡忠德、忠道,是指对国家、对民族的忠诚而不可以包含个人之间的恩恩怨怨,比如为了个人和小集团的利益,去做危害社会,损害大众利益的事情。为道上混的兄弟两肋插刀,不分青红皂白地逞凶斗狠,罔顾百姓利益,自以为是尽忠,其实是遭人们鄙视的黑道把戏,是为人侧目的“小人之忠”。在日常生活当中,万万不可以做这种以“小忠害大忠”的蠢事。

所以古代圣贤说:“忠者,中也,至公无私。”对国家、团体、学术、信仰、以及对真理、真道、对天地之气、对万世子民,甚至对公司、老板、长官都要至公无私,这是大忠。而不是为个人尽忠,为狭隘的党社尽忠,那是小人之忠、谓之“私忠”。

先师说过:“君臣之道如何?古早君王有道,则圣人辅之。若君王无道,圣人则苦谏,不从则去。”故云:“圣人从道不从君”。不是为某个国君尽忠,而是为了整个国家众生的利益这才是忠道啊!

其次,是忠道对家庭的作用,在家能慎终追远,孝养父母,顺从兄长,培育后辈,长幼有序,善待邻里,“则六亲和”,这就是忠德。如果能做到这些,家庭就会兴旺。

中国古代对家庭伦理的核心认知就是“忠孝两全”能够把忠道放在孝道的前面,这就表明古人认为忠道大于孝道,是“小道理”服从“大道理”的辩证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忠孝不能兼顾的情况发生,那么怎样去对待呢?有两种情况需要区别:

其一、古人认为忠、孝是道德伦理的对立统一,在大忠的前提下,才能有孝道,而孝道反过来又是产生忠道的伦理基础。但是当遇见忠孝不能两全,家国不能兼顾的时候,应该怎样对待和选择呢?答案是明确的,孝是对个人、对父母、对家庭,忠是对长官、团体、国家、对民族、对天下百姓。可以这样说,孝是对内的小恩小惠,忠是对外的大恩大德。舍小道而取大道,舍孝道而取忠道,这是古往今来仁人志士义无反顾,毫不犹豫的选择。

其二、当忠孝相悖又该怎么办呢?这里说的不是“两全”而是出现截然相反的情况。比如父亲做了不忠不义的事,儿子该怎么办?是追随,是讳莫如深,还是大义灭亲。古人对此也有明确的界定,故云:“孝子从义不从父,从顺命不从逆命。妻子从理不从夫,弟子从仁不从师”。这就是说,实行忠道是有原则有前提的。父亲准备实施盗窃,儿子是劝阻、是制止,还是“洁身自好”地视而不见,甚至去帮忙,去“替大人讳”。正确的做法是劝阻、是反对、是制止、是深恶痛绝的拒绝,这不是忤逆不孝,而是大是大非的做人原则,这就是忠道内涵里的忠德。

对国家来说,忠道是立国之本,是国家民族长治久安的基础,对国家忠诚的直接表现就是爱国,但怎样才是爱国的表现呢?自古以来“爱国”从来不是一个空洞的称谓,爱国家的实质就是热爱人民,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可见一个国家最宝贵的财富就是人民。其次才是江山、君王。中国是封建制度延续很长的社会,有着最严格的等级制度,那么“民为贵”的思想是怎样体现和实施呢?显然通过个人或小团体来实行是局部的、有限的,要使“天下寒士皆欢颜”,既无办法,也无能力,因此只能通过时代的统治者来实现,这就派生出了“忠君”思想。

那么爱国是不是“忠君”呢?为君王“尽忠”同样包含两面性,首先可以肯定的是“皇帝是时代的产物,存在即合理。”事物的出现和产生必然有深刻合理的理由,相对于失去人身自由的奴隶社会,封建制度的出现,君王取代奴隶主,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社会进步。

既然君王是封建社会的统治者,拥有和掌握着普天之下代表人力物力的社会资源,所以要实行“民为贵”的思想,而不是去实行流血牺牲的暴力革命,那样往往事与愿违,代价大的难以接受。最好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影响和辅佐君王实现“民为贵”的思想,历史上的忠臣良相,毫无例外都是这样做的。像汉朝的张良、萧何、唐朝的魏征、宋朝的王安石、明朝的张居正……都是通过这种方法达到政治清明,国富民安,实现了匡扶天下的宏伟志愿。

如果统治者是不恤民生,不顾人民死活的昏君、暴君,还能为君王尽忠吗?忠诚还有意义吗?历史的回答非常明确,孟子说:“是故诸侯危社稷,则变置。”他这里说的是诸侯的事,诸侯是被分封在外的小国君主,如果做出了危害国家和人民的行为,处置的办法就是变(更换)、置(流放),由此可见,古代对不称职的诸侯是有对应的办法的。孔子在回答子路问事君,曰:“勿欺也,而犯之。”也就是说忠臣不能欺骗君王,但可以犯颜诤谏。这句话反映了臣下对君王应有的操守,形象的说就是现在的职业道德。君王做了错事,是采取助纣为虐,阿谀逢迎,明哲保身,视而不见的态度,还是大忠无私,铮铮铁骨,生死度外,不计得失,犯颜直谏,为民请命的态度,古往今来都是对个人道德情操的拷问。

可见在封建社会,开明的大臣对朝廷、君王并不是一味的,没有原则的“愚忠”,更不会丧失忠道,为昏君暴政唱赞歌,对于无道之君,恪守忠道的臣子应该是嫉恶如仇,拼死直谏。其次是坚持节守,不入污流。再次是挂冠而去,洁身自好,绝不做无道昏君的殉葬品,这就是对国家、对君王的大忠之道,“武死战,文死谏”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