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主之为国也,任于正,去于邪。邪则不忠,忠则必正。有正然后用其能。是故师保道德,股肱贤良,内睦以文,外威以武。被服礼乐,提防政刑。故得大化兴行,蛮夷率服,人臣和悦,邦国平康,此君能任臣,下忠上信之所致也。《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译文:英明的君王治理国家,要任用那些正直的优秀人才为官,免去那些奸邪之人。奸邪之人往往缺乏忠心,而忠心耿耿的人必定为人正直。用人首先要看他是不是行得正,然后才能使用他的才能。所以,选用的老师都很有道德修养,起用的辅佐大臣都十分贤能正直,对内则以文治而和睦,对外则依靠武力而归附。广泛地施行礼义之教,慎重的施行刑罚。这样的话,就能使教化兴行,外族归顺,平民百姓和大臣都能和睦相处,国家安定兴盛。这就是君王能任人唯贤,所出现的下忠上信的乐观景况。《诗经》上说:“众多贤良的人才,是周文王安定治理天下的根本啊!”
本章讲解:
历史上英明的君王在管理国家时,任用品质端正,为人正直的君子,远离奸邪谄媚的小人。行为奸邪的小人,居心叵测,首鼠两端,心目中根本无忠诚可言,是禁不起时间和困难的考验。忠诚的人赤胆忠心,赴汤蹈火,事有担当,在所不辞,行为必然正直。有端正的态度,正直的行为,自身有了基础,才谈得上为朝廷做事。所以马融在《忠经》里说:“忠则必正,有正然后用其能。”
中国古代流传着许多“忠则必正”的事例,下面就列举“举贤不避仇、举贤不避亲”和“曹刿论战”的两个历史故事:
举贤不避仇、举贤不避亲
春秋战国时,有一次晋平公问祁黄羊,南阳那个地方没有长官,派谁去合适呢?祁黄羊回答:“解狐这个人比较合适”。晋平公非常惊讶地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祁黄羊回答:“您问的是派谁去合适,并没有问谁是我的仇人。”晋平公说:“好。”晋国的人都称赞任命的对。
过了一段时间,晋平公又问祁黄羊,国家缺少统帅军事的人,谁是合适的人选呢?祁黄羊回答:“祁午合适。”晋平公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回答说:“您问的是谁统帅军队合适,并没有问谁是我的儿子。”晋平公说:“好。”晋国的人都称赞做得对。
孔子听到这件事,说:“祁黄羊的建议真好,举荐外人不排除仇人,举荐亲人不回避儿子,处处为国家着想,祁黄羊可以说是大公无私的贤良之士。”心中只有国家、团体,丝毫没有个人私欲,待人做事才会像祁黄羊那样,“举贤不避仇、举贤不避亲。”人们在工作时,往往容易陷入一种误区,那就是个人恩怨和私人感情。尤其是有了一定的地位,获得了组织自己团队的机会,就会想到那个人个性强,不好领导,那个员工过去与自己有碰撞、有过节,就不愿意团结人家一起工作。想一下,人就是每天生活在矛盾中,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还要出现,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就难免有摩擦、有意见、有不同看法。如果心胸狭小,睚眦必报,怎么能做到不避仇呢?如果心胸不开阔,鼠目寸光,只喜欢听话的,疏远不亲近自己的人,不去看人家的优点,画了一个小圈子,又怎样做到举贤不避亲呢?实际上是一种“以邪侵忠”的错误行为啊!
曹刿论战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这时有一个叫曹刿的人来求见。来见鲁庄公之前,曹刿的同乡说:“朝廷里有大官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大官们眼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曹刿就去朝廷里见庄公。
见面后,曹刿问庄公:“您凭什么和齐国打仗?”庄公说:“衣食是百姓生活安定的必需品,我不敢独自占有,一定要拿出来分给别人。”曹刿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守信。”曹刿说:“这点诚意难以使人信服,神祗是不会保佑您的。”庄公又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了解的清楚,但是一定要处理的合情合理。”曹刿说:“这是对百姓尽职尽忠的事啊!(忠之属也)凭这一点就可以去迎敌了,出发的时候,请允许我跟随您去。”
鲁国和齐国在长勺那个地方决战,在曹刿的帮助下,鲁国一鼓作气打败了齐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曹刿论战。
马融在《忠经》里说:“内睦以文,外威以武。被服礼乐,提防政刑,故得大化兴行。”什么是“内睦以文”?那就是像鲁庄公的做法一样,衣食不敢独享,祭祀忠诚守信,慎用刑罚,自身为天下百姓做出榜样。始终用忠信忠义教化百姓,只有这样才能“外威以武”,才能做到民心可用,弱小的鲁国才能抵抗强大的齐国入侵,才会出现曹刿那样忠心为国的人才,才有了以弱胜强的长勺之战。
《诗经》上说:“众多贤良的人才,是周文王安定治理天下的根本啊!”